banner

頂讓店面一定要找仲介嗎?仲介 vs 自行頂讓完整比較

開店趣 Bboss
開店趣 Bboss
最新更新時間:2025/08/04
文章段落

文章目的:

  1. 搞懂找仲介與自行頂讓的差異,做出更合適自己的選擇。
  2. 預先辨識風險與關鍵問題,避免頂讓過程踩雷。

前言-想省仲介費,結果反而多花錢?

        頂讓這件事,聽起來好像只是把店讓出去、收頂讓金,但實際操作起來要注意的事情,卻比想像中複雜。

許多頂讓業主在決定要釋出店面時,常常面臨以下狀況:

  1. 每天營業都已經很累了,卻還要回有意願來看店的人訊息、帶看
  2. 不太會談價錢,對方一直殺價,我又不知道行情
  3. 設備怎麼估價?租約可以轉嗎?房東會不會不給頂讓?
  4. 有幾組人來看店了,但都沒下文,是不是介紹的不夠吸引人?

        頂讓的過程,很多時候不是你不願意讓,而是你不知道該怎麼讓,貼文放出去沒人問、有人問卻亂殺價、談好了又臨時反悔,來來回回消耗了時間、情緒,也影響原本的營運。

頂讓仲介是什麼?通常怎麼收費?

        你可能聽過租屋找仲介、買房找仲介,但很多人不知道,其實頂讓也可以找仲介幫忙處理

        在實務中,許多店家面對頂讓時會卡住,原因往往不是沒人問,而是:「有人問了,但我不知道怎麼談」、「房東說要我自己處理」、「對方說設備太舊要殺價,我也不知道怎麼回」,以上這些問題,如果你找的是熟門熟路的頂讓仲介,都能幫你處理。

頂讓仲介到底在幹嘛?

        簡單說,頂讓仲介就是負責幫你「找到承接這間店面的人」,並協助你把整個頂讓的流程處理好、避免後續糾紛。

他們通常會扮演以下幾種角色:

  • 物件包裝與曝光:協助撰寫與設計文案、投放到合適的平台,增加曝光機會。
  • 媒合買方:幫你過濾詢問者、安排看店、初步談條件。
  • 價格協調與談判:協助雙方針對頂讓金與條件內容進行溝通。
  • 文件與流程協助:提供合約、提醒必要條款、安排點交與房東對接。
  • 風險提醒與後續協調:避免遺漏未結清的款項、技術移轉等問題。

        有些業主會猶豫:「是不是該找仲介幫忙?」但又怕花錢又沒效果,或是擔心被推銷、綁約,於是選擇咬牙自己撐。其實,找仲介與否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,而是看你現在遇到的是哪一種難題、自己有多少資源、想用多少時間解決。

那麼,收費怎麼算?

頂讓仲介的收費方式,通常有以下幾種:

  1. 按頂讓成交金額比例抽成:最常見的方式,依照實際成交的頂讓金抽取一定比例。
  2. 按租金比例收費:以店面每月租金為基礎計算收費,常見於小額頂讓或未設定頂讓金的物件。
  3. 固定金額收費:雙方事先談妥一個固定金額,無論最終成交價格為何都不再變動。

自己頂讓的好處與風險

        不少店家在決定頂讓時,第一個反應通常是「自己來就好」,畢竟平台這麼多、社團一堆人在看、朋友也說可以幫忙轉發,加上自己最了解店的情況,似乎沒理由多花錢給仲介。而且網路上也常有人說:「找仲介只是多一層抽成、不如自己處理划算。」聽起來,似乎沒那麼難。

        確實,自行頂讓在很多情況下是可行的,但要讓這條路走得順、走得穩,得先搞清楚「你省下的,是不是剛好也是最容易出錯的」。

好處是什麼?

自行頂讓,對於經驗豐富的店家來說,的確可以掌握更多彈性與成本空間:

  • 節省仲介費用:不需要額外支付服務費。
  • 溝通更彈性:直接與對方對話,想談什麼、怎麼談、要談幾次,都能自己決定。
  • 成交速度快:若是透過熟人或對方需求強烈的,有時談一兩次就能成交,省下等待與配對時間。

        這些優點,對「不想被干擾流程」、「有信任關係」或「很懂行情」的店主來說,確實有吸引力。

風險有哪些?

但好處的背後,也隱藏了不少常被忽略的問題,尤其對不熟交易流程的業主而言,風險往往是在後面才浮現:

  • 合約風險高:很多自行交易的合約都是網路找來的範本,格式簡單、條款模糊,碰到爭議時根本無從依據。
  • 交接流程混亂:點交哪些設備?水電結清確認了嗎?常常有人頂讓完才發現還有一堆問題沒算清楚。
  • 無法確認權責:技術移轉的時程?商標轉移?公司轉移?這些如果都沒有完整交接,究竟算是誰的責任?

仲介 vs 自己頂讓完整比較

        講到究竟要「自己來」還是「找仲介?」,這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,沒有標準答案

        而這邊幫你把兩種方式攤開來比較,從資訊透明度、談判難度到交接流程、成本風險,一次看懂你可能會遇到什麼狀況,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
01k1shcpz4sz9sagea6w4pgvh6.png

結語-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自己談,也不是每件事都需要找仲介

如果還在猶豫該怎麼做,下面這些情境可以幫助你判斷,比較適合找人協助,還是可以自己處理:

推薦找仲介的情況

如果你符合以下其中幾項條件,建議可以考慮委託仲介協助,節省時間與風險成本:

  • 首次創業/沒頂讓經驗:流程不熟、合約不了解,容易出錯或被牽著走。
  • 店面較複雜:例如涉及品牌授權、加盟制度,或需要處理租約轉移問題。
  • 時間有限/正在營業中:沒辦法每天回訊息、安排看場與談判。
  • 對法律或合約不熟悉:擔心條款寫不清、未來糾紛難處理。
  • 想把事情一次處理好,不想冒險踩雷:希望有經驗的人幫忙把關每個步驟。

可考慮自行頂讓的情況

若你本身具備一定經驗或資源,並願意花時間處理細節,那以下情況就蠻適合自己來談:

  • 承接方是熟人/信任度高:彼此了解、溝通順利,較不擔心隱瞞或誤會。
  • 自己有經驗:過去處理過頂讓、租賃或合約等事務。
  • 店面條件簡單:無品牌、租約單純、不需要轉約等。
  • 願意親力親為:能自己處理詢問、看場、條件談判與文件製作,也有時間處理突發狀況。

補充建議|就算自己談,這兩件事也別忽略

最後如果你決定自己頂讓,也建議務必做好以下準備,讓風險降到最低:

  1. 請專業第三方審閱合約:如律師、顧問,幫你檢查條款是否合理、保障清楚。
  2. 列出詳細的點交清單與付款條件:包含庫存數量、費用結清、押金轉移、設備點交等,避免事後爭議。

        如果你正在頂讓店面,但不確定該怎麼進行,歡迎加入【開店趣】LINE 官方帳號,並傳送「頂讓店面諮詢」,就會有專人聯絡你,協助你在頂讓的路途上走得更順暢、更安全!

👉LINE官方連結

👉下載頂讓必問清單

👉電子報加入(捲到最下面輸入email)

【延伸閱讀】

  1. 店面頂讓合約5大重點條款,忽略一條都可能踩雷
  2. 頂讓前別只看裝潢人潮!店面頂讓前,請先「停・看・聽」
  3. 頂讓小白也能輕鬆上手!五步驟搞定開店頂讓流程